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http://neimenggu.hteacher.net 2019-03-29 09:20 内蒙古教师招聘 [您的教师考试网]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

【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mèi)上欺下,附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

B.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hè)着。

C.后来发生了分歧(qǐ),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诀于我。

D.一个衣服褴褛(lánlǚ)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

2.下列量词使用错误的是( )。

A.两条鱼 B.一棵树苗 C.五分钟 D.一把尺子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这部动作电影节奏显得有些拖泥带水,缺乏那种一触即发、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

B.历了千辛万苦,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绩,铸就了他搏识远见的一生。

C.互联网时代,文化创意产品需要少一点以往的正经危坐,多一些互动体验。

D.马克思说,教育绝非单纯的传递,教育的真缔在于人格心灵的唤醒。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到王飞同学的滑稽表演,大家都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B.评比文明单位,我们学校想必是首当其冲了

C.我们既不能骄傲自满,也不应当妄自菲薄。

D.《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5.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对联——汉语特有的文学形式,通常用毛笔竖着写。贴挂时,上右,下联居左。

B.他最喜欢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

C.我不知道这条路是否能走通?但我仍然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D.“你这是怎么啦?小雯。”妈妈关切地问道。

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我们事业能否取得成功的条件之一。

B.她用废品制作了两个孩子喜爱的玩具。

C.看到眼前的出游照,我不由想起三年来大家一起玩耍、同桌共读。

D.通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7.下列关联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只要……才…… B.虽然……但是……

C.不但……而且…… D.无论……也……

8.根据意思写出的词语,错误的一项是( )。

A.不认为是对的——不以为意

B.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半斤八两

C.庆祝欢迎的盛况或新奇事物轰动居民的情景——万人空巷

D.文章一气呵成——文不加点

9.下列寓言出自《韩非子》的是( )。

A.狐假虎威 B.郢书燕说 C.画蛇添足 D.南辕北辙

10.下列《水浒传》的故事情节中,以宋江为主要人物的是( )。

A.私放晁天王 B.景阳冈打虎 C.风雪山神庙 D.拳打镇关西

11.下列各项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

B.编年体史书的主要特点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资治通鉴》等

C.莫言,当代作家。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红高粱》《生死疲劳》《蛙》等。

D.律诗一般每首八句,每两句一联,共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每首的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句。

12.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是( )。

A.《阿Q正传》 B.《狂人日记》 C.《孔乙己》 D.《沉沦》

13.世界文学名著中四大守财奴是指( )。

A.别里科夫、堂吉诃德、夏洛克、阿巴贡

B.奥楚蔑洛夫、乞乞科夫、葛朗台、夏洛克

C.葛朗台、泼留希金、阿巴贡、夏洛克

D.高老头、葛朗台、泼留希金、夏洛克

14.教师在教授《沁园春·长沙》这篇文章时,在拓展延伸环节,让学生思考比较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以文字资料印发),并在班级里踊跃发言。对这一设计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这一设计有利于提高诗词语言鉴赏能力,总结并让学生初步掌握鉴赏古诗词的一般方法。在比较中求同求异,开拓学生思维。

B.语文学习要立足于教材,但又不能局限于教材,应向生活延伸,注重对学生人文主义精神的引导。这一设计有利于学生体会“景语皆情语”以及写作赏析文章的方法。

C.拓展延伸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运用能力,所以应该让学生去模仿作者的整体风格去写诗。

D.拓展环节综合了学生多种能力,体会了语文学习的综合性。

15.学习《鸿门宴》,教师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试对刘邦、项羽的性格特点作简要分析,说说刘邦在‘鸿门宴’中为什么能够死里逃生?”对这一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意在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并学习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内容

B.意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析作品中的人物性格

C.再现了文章里的意境美,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D.目的在于引发学生的想象和思考,推想可能的历史

二、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枣香醉人

洪丽丽

上午接到爷爷的电话,说给我酿了一罐醉枣,让我抽空回老家一趟。

爷爷每年都会在枣子成熟的季节,亲手挑选出一颗颗饱满红润的大枣,蘸上白酒,密封在玻璃瓶中。瓶口用稀稀的黄泥土封住。静置两三个月后,待枣香、酒香融为一体,合为一物,才有了今天爷爷酿的醉枣。

八十岁的爷爷和八十二岁的奶奶住在离小城六十公里外的乡下老家,固执而孤独地坚守着三间土坯房和一个种着七棵老枣树的大院子。

奶奶告诉我、枣树是她嫁给爷爷的第三天上亲手种下的,到现在已有六十个年头了。

坐小城的公交车到村口已经是中午十二点多了。

雪后的乡村,色彩单调得很,所有矮小的植物都被覆盖在白绒毯似的大雪之下。寂靜的村庄,呈现出一片荒凉的景色。汽车没停稳前,模模糊糊地看到偌大的村口只有枣树下伫立着一个人。下车一瞧,原来是奶奶。她正倚靠着一棵弯弯曲曲、疙疙瘩瘩的老枣树,张望着从远处驶来的汽车。

呼呼的北风,依旧是那样寒冷、刺骨,不时地吹拂起她額前几缕花白的头发,但树下的她却像雕塑般一动不动,只有头上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在瑟瑟地抖着。

奶奶的个子似乎又矮了一些,童年印象中的她是个大高个,干活利落,走路飞快。我总要仰着小脑袋看她,一溜小跑地跟在她的后面。只是,恍惚间,奶奶竟变成了眼前的模样;个子矮了,佝偻着身子,走路也有些不稳了。

“不是打电话不叫你来接我吗?”我慌忙上前搀住她的胳膊,把她全身的重量都揽在自己身上。

“爷爷的气管炎又犯了吗?”我问。

“没犯,别担心,我们壮实着呢!”奶奶一向报喜不报忧。

走进院子,七棵老枣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像久违的老朋友般无声地迎接着我。这七棵老枣树收藏着我单纯而快乐的童年时先……

“奶奶,今年的枣结这么多啊!”八岁扎着两根羊角辫的我,蹲在九岁哥哥的后面,一边和奶奶说笑着,一边用两只小手胡乱地划拉着地下被爷爷打落的枣子。

爷爷笑呵呵地站在木梯上,用力地挥动着手中长长的打枣竿。一阵疾风暴雨,红通通、圆滚滚的枣子纷纷落下。我和哥哥大呼小叫着,疯跑着,打赌谁先找到今年最大、最红的枣子。五岁的小妹最为老实了,两只胖嘟嘟的小手不时地检起两颗小枣,放进奶奶的大枣筐里,乖巧、懂事的模样,引逗得爷爷和奶奶哈哈大笑。

时光如箭,一晃二十几年过去了。

“奶奶,那棵枣树怎么歪成这样了呢?”我问奶奶。

奶奶抚摸着干枯的树干说:“唉,这棵枣树也老了!”记忆中这棵枣树结的枣子,即便是刚刚点红,滋味也是酸甜酸甜的,最为解渴、解馋。

虽说是棵枣树,它的意义于我来说却是朝夕相处、不离不弃的童年玩伴。春天,顽皮地在它疙疙瘩瘩的身上攀来爬去;夏天,撑一个木床,在它绿色庇护伞下纳凉;秋天,肆意摘取它的果实;冬天,又把所有积雪堆在它的脚下。它和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构成了我童年美好图画中最不可或缺的记忆。一年又一年,奶奶和爷爷为这个大家庭日夜操劳着,枣树发芽、开花、结出最大最红的枣子;一年又一年,奶奶粗糙的手上布满了淤黑色的老年斑,枣树的树皮翘起甚至开始一块块地脱落;一年又一年,爷爷健壮的身体日渐衰弱,枣树的果实也越来越少。

时间,飞逝的时间,残酷的时间,把所有一切都改变了。

爷爷、奶奶和枣树,却默默承受住了!

家中,爷爷正在烧火,锅台旁摆着早已包好的两帘饺子。

“怎么又包饺子?不怕累着?”我嗔怪奶奶。

“不累,你不是爱吃菜焰的吗?我和你爷爷常包!”

灶下烧火的依然是爷爷,抢也抢不过他。他总怕我不会烧这种大灶。爷爷呼噜呼噜的气管和吱吱啦啦的风箱一唱一和的,听得我一阵阵的揪心。

“让你们搬到城里就听话吧,你们这么大岁数了,还住在老家土坯房里,会叫人笑话我们不孝顺的!”我又开始劝奶奶。

“这房子咋了?不能住人?你们不都是在这房子中出生的吗?”耳背的爷爷显然是听到了我的话,像吵架似地嚷嚷着,固执的表情完全是一个三岁小孩子的模样,令我好气又好笑。

“不就图你们有个根,有个老家吗?”奶奶边往锅中下饺子边说。

我正用勺子搅着下到锅中的饺子,听到这儿鼻子一酸。

吃饭时,照例,爷爷、奶奶一个劲儿地劝我多吃。

“别夹了,我都吃饱了,现在都流行减肥,哪有你们孙女这么胖的!”我夸张地比划着。

“咱可不减,把胃都减坏了!”他几乎是对着我吼了。

我要走了,爷爷让我捎上那一罐醉枣。“这七颗枣树真是老了,今年才结了半筐枣子!”我听到了他喉咙里发出两声似有似无的叹息声,很轻很轻,却只好装作没有听见,低头快步地走出家门。

还是奶奶送我到村口公路上等车,患气管炎的爷爷不常出门,无论是谁送回老家,总是奶奶送出屋门,院子,一直送到村口。

一个没有老家的人是没有根的。爷爷和奶奶就像这院中七棵老枣树的根,铁铸石雕的根,屹立不倒的根,屹立不倒的枣,他们用生命培育出的儿女像极了一颗颗晶莹透亮的红枣,所以不论我们的外表多鲜亮、滋味都甘甜,依然不能离开这深深扎根地下,已然融入血脉的生命之根——哪怕他们走了一段崎岖难行的人生路,耗尽了全部心血、力气,只剩下了风烛残年的躯壳。

奶奶目送我坐上了公交车,汽车缓缓开动,我慢慢地远离了老家,最后消失在我视线里的是奶奶那顶枣红色的绒线帽。

我紧紧地捧着那罐醉枣,不禁陶醉在了那浓浓的枣香和深深的四年之中。

(选文有删改)

16.文中插叙“童年打枣”的场景有什么作用?(2分)

17.“哎,这棵枣树也老了!”这句话表达了奶奶怎样的情感?(3分)

18.请赏析文中画线的语句。(2分)

19.本文标题为“枣香解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3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问题。

杜子谏楚庄王

楚庄王欲伐越,杜子①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杜子曰:“臣患之(人)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跷②为盗③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杜子:楚臣姓杜者,一本作庄子。②庄跷:战国时楚国农民起义领袖。③盗:古时对农民起义的蔑称,可译成“造反”。

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臣患智之如目也 患: (2)王乃止 乃: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22.你从文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四、专业实践能力测试题(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予无怒,秋以为期。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伴。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课文简介

《卫风·氓》是一首距今2700余年的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观照当今,仍有启迪。

单元导语

这个单元学习从先秦到南北朝时期的诗歌。

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上都堪称后世诗歌典范的伟大作品,诗人们在许多方面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新诗体、新流派和新的表现手法相继出现,为唐代诗歌高潮的出现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学习这个单元,要注意反复吟咏,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不同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的独创性,还要注意不同诗体的节奏,感受从此产生的不同情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相关规定

①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

②学会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

学生情况

高一年级,班额50人

课时

第2课时

教学条件

教室配有多媒体设备,能够演示幻灯片,播放视频、音频文件等。

23.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

五、写作(3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进入21世纪,中国的学前教育将会发生飞跃式的发展,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着力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提倡幼儿园各尽其长,各尽其才,办到特色个性化的幼儿园,在这种背景下,你必然思考“我将成为怎样的教师”。围绕主题撰写一篇文章来表现你的幼儿教师梦。字数在700字左右,题目可自拟。

内蒙古教师招聘考试模拟卷参考答案及解析-语文学科专业知识

关注公众号

责任编辑:大白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内蒙古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笔试试题12023年教师招聘笔试习题1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10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9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8内蒙古中小学教师招聘教综学科笔试模拟试题7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