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广东 甘肃 广西 贵州 河南 河北 湖北 湖南 海南 黑龙江 江西 辽宁

江苏 吉林 宁夏 内蒙古 青海 山东 陕西 四川 山西 上海 深圳 浙江 天津 新疆 云南 西藏

教师资格证笔试模考大赛-幼儿综合素质第十六季之材料分析题

http://www.hteacher.net 2022-12-26 15:47 中国教师资格网 [您的教师考试网]

30.材料:

托班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在做完游戏后总是忘记洗手,经常把小手小脸弄得脏兮兮的。张老师经过仔细思考后,想了一个办法。他陪着孩子一块做游戏,做的时候故意把手弄得很脏,然后故作夸张地说:“哎呀!手脏了,怎么办呢?好难看好丑啊,谁来帮帮我呢?呜呜呜”。这时就有小朋友来到他面前说:“老师老师,手脏了不要紧,你不是教过我们做完游戏后要洗手吗?洗洗手就干净了。”这时张老师说:“可是大家都不洗,我为什么要洗呢?我要跟大家在一起玩才好啊。不如我们一起去洗手好不好?”小朋友们就说:“好呀好呀,一起洗。”于是小朋友就逐渐养成了洗手的习惯。

张老师还发现,每次洗完手胖胖总是把手在裤子上擦一擦就完事了。于是就拿来两条毛巾,一条给胖胖,一条自己拿着。他在胖胖面前做了一个关于毛巾的小游戏——一边用毛巾擦手一边说:“毛巾毛巾真可爱,白白净净惹人爱,洗完小手擦一擦,小手干了好自在。”然后问胖胖:“毛巾有什么用呢?”胖胖说:“擦手用的。”胖胖学会了这个小游戏后,洗手后也就用毛巾擦手了。

(材料分析题)请结合材料,从教育观的角度分析张老师的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张老师的行为表现出一种科学合理的教育观,也就是素质教育观。

首先,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教育。材料中的张老师发现幼儿的不良习惯后,并没有批评或否定任何一个儿童,而是积极干预,促使所有幼儿做出改变,体现了这一点。

其次,素质教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材料中的张老师面对幼儿不合理的行为,关注到了学生的品德、行为、人格等多方面发展,采用示范、游戏等方式,促使幼儿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且改正,做到了保育和教育的结合。

再次,素质教育是提倡因材施教,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的教育。如材料中张老师面对胖胖问题采取了独特的方式进行干预,受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张老师能够积极培养幼儿洗手和擦手的好习惯,还能激发他们主动思考,体现了这一点。

31.幼儿园的李老师发现小朋友在吃饭时总是把饭菜洒在桌子上,造成浪费,还有一些小朋友明明吃不完却要拿很多吃的,结果剩了很多。他想要孩子们改变这个不好的习惯,养成爱惜粮食的好习惯。但他想了很多办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后来他通过查阅资料,向别的老师请教后得知,幼儿并没有浪费粮食的观念,只是不能控制住自己的进食行为,所以就造成了食物浪费。他就和园里食堂的师傅们商量,能否换用小容量的饭碗,并把食物尽量做成小块。而且他经常和小朋友们一起吃饭,遇到多拿的小朋友就说:“吃这么多,小心小肚子撑破了哦。”于是小朋友就赶忙把多拿的放了回去。但后来他又担心这种“恐吓”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就不再说了,换成:“宝宝小模范,吃饭真好办,拿了就吃完,不吃不乱占。”孩子们学会这首歌谣后浪费食物的现象就少多了。

(材料分析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价李老师的教育行为。(14分)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李老师的行为符合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值得倡导:

(1)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材料中,李老师在自己不知道如何教育学生时愿意查阅资料、向他人请教反映出了他具有终身学习的品质。

(2)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李老师注意在矫正时避免“恐吓”,说明他能体会学生的感受,反映出他关爱学生。

(3)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李老师他培养学生避免其养成浪费粮食的坏习惯,反映出他有教书育人的品质。

(4)爱岗敬业——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不得敷衍塞责。材料中,李老师能做到勤恳敬业,面对工作中的问题能认真处理,不敷衍塞责,通过各种方式完成自己的工作,体现出爱岗敬业。

【资料】

年终岁尾,人们或许都在忙着梳理、盘点和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回头看年初制定的方案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等,完成了没有、结果怎么样?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和现象是,只看重“结果”而忽视“效果”,把“做了”当作“做好了”、“完成了”当作“完成好了”,“结果”当作了“效果”。

把“结果”当“效果”,是一种“认认真真走过场”。干工作、做事情问问结果怎么样,这当然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又是远远不够的。现实中,有些人常常含糊其辞、似是而非,或囫囵吞枣、一概而论。比如,有的只管填表报数,一年开了多少次会、发了多少个文件、下了多少次乡,但是会议、文件和调研到底解决了什么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却不管不问;有的只报接待了几次信访、到了几回群众家里,然而群众的困难、操心事烦心事有哪些、帮助了多少,说不出、答不上、讲不来,等等。这种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盘点做了什么、做了多少,而不总结做得好坏、有无成效;这种只知道个“大概”“也许”“差不多”,而不顾“究竟”“到底”“差多少”,说白了就是一种对上交差、对下应付,是典型的敷衍了事、雨过地皮湿。

把“结果”当“效果”,既有认知上的缺陷,又有能力和作风上的不足。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干一件事情,要既看苦劳疲劳辛劳,更看功劳成效。只开花不结果,这样的花开得也未必好看。可以说,把“结果”当“效果”,既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也是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的结果。心有余而力不足或力有余而心不足,都只会导致虽然有结果但却未必有效果。

工作干得好不好,要从成效中去检验和衡量。如果把“结果”等同于“效果”,甚至只看结果,不问效果,则会带来不好的后果。一是容易误事。对问题的解决心中无数,对任务的完成含糊不清,导致研判出现偏差,决策出现误差,“没做好”的事还可能因为看不到而错过了纠正的时机。二是容易助长坏风气。很多人可能因为反正“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而懈怠,导致工作敷衍了事、浮皮潦草,得过且过、虚于应付,浅尝辄止、停于表面,形式主义的东西跑出来大行其道,特别是那些“没做好”的人蒙混过关,带坏风气。三是容易混淆对错好坏。好的效果,才说明工作有成绩,值得褒奖和肯定;不好的效果,说明有差距和不足,应该引起注意并予以克服。倘若好坏不分、对错不清,则达不到奖优罚劣的目的。

一切事情都要既问结果怎么样,更问效果怎么样;既考量苦劳,更考核功劳。切不可只看结果不看效果,更不可以把“结果”当“效果”,以防止作风不实和形式主义的东西招摇过市。

32.人们在年终总结的时候存在着一个什么倾向?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人们在年终总结的时候存在一种倾向:只看重“结果”而忽视“效果”,把“做了”当作“做好了”、“完成了”当作“完成好了”,“结果”当作了“效果”。

33.作者为什么提醒我们不能把“结果”当“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暂无答案

【解析】

1. 把“结果”当“效果”,是一种“认认真真走过场”,说白了就是一种对上交差、对下应付,是典型的敷衍了事、雨过地皮湿。2. 把“结果”当“效果”,既有认知上的缺陷,又有能力和作风上的不足。把“结果”当“效果”,既是事业心、责任感不强的表现,也是作风漂浮、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祟的结果。3. 工作干得好不好,要从成效中去检验和衡量。如果把“结果”等同于“效果”,甚至只看结果,不问效果,会导致两种不好的结果,一是容易误事,二是容易助长坏风气,三是容易混淆对错好坏。

关注公众号

推荐阅读: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入口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时间

教师资格准考证打印流程

教师资格报名时间

责任编辑:文文

教师教育网 教育信息网 人事考试网

>>更多教师资格证国考相关信息/资料查看

2024年下半年中小幼《综合素质》命题趋势分析2024年下半年中小幼《保教知识与能力》命题趋势分2024年上半年中小幼《综合素质》命题趋势分析教师资格幼儿园德育教育开展的途径教师资格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2023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试卷分析

精彩推荐

换一换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咨询

备考资料预约

  • 省份
  • 市区
  • 考试类型
  • 姓名
  • 手机号
  • 验证码
在线客服×